7.14.2012
澳洲working holiday的心理狀態
澳洲, 陽光海灘, 滑浪, 跳傘, 潛水, 袋鼠, 樹熊, 內陸風景....
單單幻想一下, 便心曠神怡-------何況是可待超過一年, 邊賺$邊去玩的working holiday?
看著人家的部落格及著作, 大家都羨慕不已. 亦覺得不可思議.
但事實呢 ?
不論國藉, 90%的背包客都面對同樣的問題 : 錢, 亦即找工作.
特別這兩三年, 背包客數量增多(金融海嘨緣故?). 很多偏僻的內陸地區都有背包客的蹤影.
幻想歸幻想, 現實歸現實, 很多時找工作的壓力比香港還要大.
首先, sharehouse或旅舍的住宿費約每星期HK$800---$1200.
購買食材開支HK$240 (因人而異, 每天要吃好一點, 買齊配菜香草調味料的話當然貴一點) 然後預算大約最少一個月才找到工作....
這段期間的心理質素很易有波動. 在香港跟家人同住的話, 很多時沒有付房租的迫切壓力; 但在澳洲, 每星期領薪水, 每星期繳房租. 沒工作的話, 等同燒錢, 更甚者連移動的錢也沒有.
每天去"掃街" 派履歷, 看討論區, 看工作網頁...
沒特別技能, 英文不算好的話, 只能找農場及工廠的工作.
但賺錢及時數穩定的白工, 通常都有百多人去搶.
而且你沒有車, 成功的機會要扣50%~
好了, 終於找到工作了. 但薪水不太好, 時薪不到AUD$18. 每天只有AUD$100. 而且工作很沉悶, 每天重覆著同一動作, 扣掉食宿, 每星期存不了很多錢-------容易滿足的話, 其實足夠讓你移動去玩, 只是人總會貪心, 總想多帶一點錢回國, 或繼續去其他國家旅行.
就算找到白工, 也要面對時數不穩定的問題, 很可能要兼職, 多做一份工, 一天才有8-10小時的工作時數; 農場及工廠的, 很多時動作不夠快被辭退, 或發覺自己的體力應付不來; 在非大城市地區工作及生活, 每天都是上下班洗衣服煮飯跟朋友聊天.
雖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拉近了. 但有時久了, 仍免不了枯燥乏味 ;
又或遇到刻薄的華人或OZ老闆, 不禁問自己 "來到澳洲也受這種對待, 為了什麼??? "
既然那麼多問題, 那..........找另一份吧! 或搬去城市
可以. 但所有事得重頭開始, 特別是移動.
再找一次便宜, 方便, 滿意的一間sharehoue ; 再派幾十次履歷 ; 再等消息, 再燒錢, 再擔心再消極, 再上班, 再適應.........
城市裡的好工作都不易找, 老闆都不愛用會移動的背包客. 說謊是必然的.
什麼會跟情人長待澳洲/ 有XX工作經驗/ 做什麼工作也行/ 不怕辛苦....通通要say yes跟ok!
不然連機會都沒有. 本來在本土有特別技能, 是護士是建築師藥劑師也好, 各國人士來到澳洲都得打回原形, 一下子變成零工作經驗般. 做的工作不是農場工廠, 便是清潔housekeeping侍應. 還要跟其他人年輕人搶, 腦裡面少不免會有些疑問 (特別是我這種年紀的人, 社會經驗多, 感覺總是怪怪的.)
移動及工作, 其實是很累人的一件事. 其他目標, 什麼學好英文, 結識外國朋友, 體驗生活...通通成次要--------沒錢, 哪裡都不用去.
第一年還叫有新鮮感, 移動時還滿有期待 ; 第二年目標, 乃安定儲錢. 不想再浪費時間金錢去碰壁. 而且澳洲已成生活的地方, 著名的景點幾乎都去過, 不用急著去玩.
話雖如此, 澳洲仍然是幾個有working holiday的國家中, 薪水最高及工作機會最多.
紐西蘭的薪水便連澳洲的黑工也不及 ; 它的物價比德國,法國及英國更高, 亦因此歐洲背包客喜歡到澳洲打工, 再去亞洲地區旅遊.
當然, 也遇過一些過份擔心找不到工作, 只待了兩星期便回國的背包客...........
來澳洲working holiday不會失業, 只在於你在乎薪水多與少.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