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2011

塔斯, 原來如此





















Hobart , Tasmania.

於Robinvale (Victoris省)採葡萄後,本打算跟友人同遊Tasmania.
後來自駕環島遊不成, 反成了等工作.
於Hobart市待了兩個月,實際只工作了兩星期......只怪天雨及塔斯的農場太細小, 採收期短之餘, 需要的人手亦不多.
就算九成的工作是時薪(by hour)也好,不是櫻桃或桃子採收期的話,收入其實不多.

本來要等的採收酒釀葡萄工作,預計一個月的採收期, 延後又延後,最終加起來其實只有三星期.
期間做過其他農場 : 採蘋果, 砍生菜, 種菜苗.
亦試過跟supervisor, 工頭以短訊罵戰(後續)

環島不成, 對這島印象卻不錯.

Tasmania是澳洲第二古老城市. 面積約等於兩個台灣, 人口約50萬.
這裡的前人多是百多年前被英國特意囚禁在此的英國及愛爾蘭囚犯.
因此建築物滲著濃厚英國氣息, 跟澳洲其他地方大大不同,加上獨有的受保護現存最大的食肉有袋動物------袋獾
(Tasmanian Devil) 及已絕種的Tasmanian Tiger ,令塔省有著強烈的咱家風格.
它有趣的地方在於,看來對立的風格合起來出奇地協調.
古舊< > 摩登 , 悠閒 < > 繁忙 , 脫俗 < > 入世......

澳洲還有哪兒的農場, 可讓你辛苦過後只走十多分鐘的路便到coles/ woolworth超市 ?
讓你逛Target / Myer/ Kmart小型百貨店? 讓你排著隊去買ipad ?
讓你沒工作時走到旁邊的雪山看雪景, 坐在碼頭看帆船吃炸魚薯條 ?
讓你跟友人一邊自助餐打邊爐(吃火鍋)一邊訴說農場的苦與樂 ?
到電影中心看非荷里活電影, 逛博物館, 市集, 買廉價新鮮三文魚生蠔, 看鯨魚,到高級餐飲區嘗盡各國美酒佳餚 ..............

對, 我已差不多做過以上各項 ~

還有於農場採收時的湖光山色(雖然無暇欣賞)日出日落.....

雖然, 有迷你紐西蘭之稱的Tasmania應該,真的,基本上不及紐西蘭美----------
但那被海水圍繞著的繁忙/悠閒城市才是值得遊覽之處!

5.21.2011

玩物一

近來才想起個人大碟已推出一年, working holiday後零宣傳下竟能保持著[慢性]銷路,
令我有點驚訝之餘, 亦好奇購買者從何得知這碟的消息 (是維港唱片的網站嗎 ?? 好心人煩告知 : P)



隨手搜尋Google, 打Audrey Lily看看有什麼"新消息", 發現一篇來自網站Bitone的碟評------耐人尋味在於, 那文章於本年1月發佈.........
其實我覺得自己的音樂很易聽, 相比很多主流音樂的旋律還易入口,哈.
怎樣也好, 要多謝Lojun這頂高帽子.


維港唱片現全線(*當紅的My Little Airport除外)減價直至年尾, 本人首張(最後一張?!)大碟$45連掛號,  有興趣的朋友可到維港網頁訂購-----當然其他音樂單位 False Alarm, AMK, 22 cats 等樂隊亦值得一買, 要認識或支持獨立音樂, 現在是好時機 :
 http://www.harbourrecords.com/


試聽 <柯德莉莉> 的話,可到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user/Audreylily2010

不知何時再有現場演出的機會 (雖然我很喜歡唱現場,因聲線比唱片裡的好太多!!)
但正如發唱片, 要配合天時+地利+人和....



可能下次有另一項新玩物, 不一定是音樂......

























去澳洲前的髮型本有這麼長, 新朋友不用太驚訝現在我的髮型成這樣 :
























= = =========================================




來自 <Bitone> :

有可能被錯認為新人的女歌手Audrey Lily, 其實活躍於音樂圈多年,是香港獨立組合小美麗牌和J Minor的前成員Jay。在2010年,她以Audrey Lily為名,踏出個人身份發展的第一步。首張專輯《柯德莉莉》在4月份發行在香港獨立音樂廠牌維港唱片,碟內的音樂風格主要都徘徊在電音與indie pop之間。
Audrey Lily在維港唱片的宣傳底下,被標名為「維港最pop的一次」。當然這句話有多準確,就取決於每個人對「流行音樂」的定義。就個人而言,Audrey Lily的音樂確能令人聯想起流行歌手如黄耀明、王菲和彭羚等,但她的音樂又很少流行音樂裡常見的特點如——易聽、容易上口和單一化等。可能唱片內最「流 行」的元素都集中在歌曲的旋律上,如浮現出80、90年代粵語流行曲影子的〈菜子〉和〈不說〉。但Jay在編曲的處理方面,令到這些本來平平無奇的旋律變 得不平凡、不流行。而這種「不流行」正正就與「堅持獨立精神的唱片公司」為目標的維港唱片相當匹配。 Audrey Lily與同屬維港唱片的22Cats、咖啡因公園和My Little Airport等樂隊的音樂,都想在流行與不流行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
專輯開首的〈一二〉,以溫和的原聲吉他作為主導,然後一層一層地把不和諧的電子元素加上去。帶有撞音的編曲與充滿pop味的主旋律,形成了一個強烈 的對比。 其後的歌曲如〈再來〉和〈黑角〉亦延續了這種音樂風格——主旋律和奇怪的電音不斷替換,和諧與不和諧的音符合共組成了一場亂中有序的大合奏。不過,說到唱 片最過人之處則不得不提電音的運用,例如在〈不說〉強烈的4/4節奏下用簡單的synthesizer效果襯托出的絕望,或是在〈菜子〉的吉他底子中恰當 地加添的minimal電音,都一一展現了Jay的功力。至於Jay的歌唱演繹,則有點令人想起被歌迷暱稱為「公主」的陳珊妮,特別是在國語的作品如〈黑 角〉和〈何芳〉裡,不過Jay的聲線相對沉實,沒陳珊妮的那麼圓滑。
究竟Audrey Lily是不是「維港最pop的一次?」,可能永遠都不會有一個確實的答案。 但Audrey Lily是不是好的pop music? 我想就應該不用爭議吧。




 原文 :

http://bitetone.com/2011/01/13/%E7%A2%9F%E8%A9%95-audrey-lily-%E2%80%93-%E6%9F%AF%E5%BE%B7%E8%8E%89%E8%8E%89-2010/

5.15.2011

太多






































回港兩星期,滿以為太短,原來太多。
恨不得今天便改機票,立即回澳洲~




不適應,像夢一樣。那是能預計的事
誰不知家人朋友美食音樂電影時裝.....等等,通通都不能減輕這奇怪的感覺。





於IFC , Times Square , 太古, 海港城, Page One裡鑽來鑽去,眼睛看來很忙,但放空(發呆)的狀態是平常的兩倍 ; 口裡嚼著美食也沒半點興奮~
站在街上不知往哪裡去........
第一次覺得迷惘, 而且在自己的[家], 感覺不太好。



沒有公園讓人休憩,
沒有碼頭讓人坐下來吹吹海風, 看看船隻
(更遑論隨處有草地向你招手 : " 來! 坐在我的肚子上吧!! 沒狗糞, 更沒有7頭護衛驅趕啊 ~)



只有比之前更嚴重的懸浮粒子污染物在維港半空飄旋
(還以為那是烏雲/霧 T_T)


只有那堆應該不止700萬人的香港+內地人在身旁團團轉.....
(旺角地鐵站有夠恐怖的, 月台下車後, 搭扶手電梯到地面大堂的人潮, 要車站職員站崗來"維持"----但那些職員卻不是採人流管制!! 天啊, 你知道這很容易釀成人疊人的慘劇嗎?????電梯口的人走慢點已可發生意外了)





當大部分香港友人都在澳洲嚷著 : " 很想念香港,想念家人朋友和美食啊~~~" 的時候,
我卻永遠不能理解------由乘飛機到看見香港夜景,心裡便有想快點回澳的想法。
某些人覺得澳洲很悶,某些則覺得香港悶,認同後者的人應該一向在香港被視為"悶"人吧,呵!
我們這群"悶"人卻很享受異地規律得很, 10時就寢6時起床的生活 :P 






8個月前本沒有厭惡香港,
但現在不知怎的,開始有[這不是生活的地方]之感。




不要問我什麼是掛念
更不要責備我太冷漠或什麼..............






因這是我的看家本領,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