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2014

9.16.2014

Naruko紅薏仁護膚品
















近來才知道有beauty begger一詞,又剛巧近日發現一個超值好用的護膚品牌,不如在此推介一下惠澤社群,幫助有需要的人。


台灣Naruko牛爾紅薏仁系列,每件貨品只需HK$ 幾十元,效果卻可媲美比貴價護膚品(可想而知護膚品的利潤有多高~曾有朋友在這行業做過,單計liquid的成本一瓶平均只需幾毫.....);朋友更誇張的說紙面膜比韓國$3X/片的還好用。



我試過紙面膜和精華, 都有即時美白和收毛孔的效果,但十分清爽。(很多時候面油過盛/有暗瘡/暗粒是由於產品油份比水份多, 聲稱補濕,其實不然。亦因此每次不宜用太多產品, toner+ 精華或toner+真正水潤保濕的lotion就足夠。)
凍膜據說也不錯,網絡上的熱賣產品,稍後會試。


想推介這牌子有另外的原因 :
蠶絲布膜(不確定有沒有比較環保,沒有的話往後不會再買。)+有機薏仁+公平貿易+無人工色素及香料.....一直很欣賞韓國的護膚品,價廉物美之餘還會關注後續環保、天然、公平貿易這課題,例:容器循環再造。想不到台灣也有人做到,反而"國際"城市香港,卻沒有人研發類似產品......



連結 :

http://www.naruko.com.tw/shop/category/index.php?cat_id=145

9.14.2014

Less is more









是夜看了港台節目鏗鏘集【簡樸之美】
連結:
http://programme.rthk.hk/rthk/tv/programme.php?p=858&e=276193&d=2014-09-14&m=episode


喜見香港有這種思想的人愈來愈多,亦十分希望有更多新世代能反思物質這回事。
只有這樣才能改變未來的香港價值觀,香港才有救。

受訪者:「少了物質、多了自由和快樂; 減少不必要消費」
這亦是我去完澳洲所明白的。

就算不在外國生活過,隨便在外地流浪一段日子也可令你思考物質/ 真正令自己快樂的是什麼。
(你仍然要食得好、住得好、瘋狂購物的話........抱歉,還是繼續你的消費主義、繼續為物慾擔憂吧。)因為旅費不多、行李亦不能多帶,環境轉換了,離開了香港這個comfort zone你才有空間思考很多關於人生的事情。

畢竟受點苦才能把人的潛能迫出來。


 鏗鏘集後,無線播映換湯不換藥的[名人與名人犯罪飯聚]節目【與汪咖啡食飯】(*其實有何吸引力?明明就知道香港娛樂圈的名人們就算在鏡頭前食飯都只顧著形象,每句對白都小心翼翼;最重要的是: 觀眾沒有吃的份兒。)本集嘉賓田氏兄弟介紹他們在山頂建的超級豪宅.......加上昨夜的1.5億六合彩.....



同一城市,有人提倡節約;有人奢侈地建豪宅.....你說諷刺不?




9.12.2014

香港人漂流記








 近日TVB在播放【香港人漂流記】節目,每晚訪問身在外地生活、尋夢的香港人。



 連結 
http://mytv.tvb.com/lifestyle/asidrift/187447/960



這才是真真正正的香港人特質:靈活變通、勤力專注、適應力強....為目標不惜一切地進發------最重要的一點:非唯利是圖);尢其離鄉別井必須比一般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落地生根,並非一般人以為的移民=逃出香港那麼簡單。





單是語言,你會花幾年時間去學習直至能聽能寫能講嗎?
職場上的文化差異,你願意花幾年時間去適應嗎?

還是那老調:沒錢不是一個問題;沒有目標、不夠專注才是個大問題。正確點說,不夠熱切地想得到你想要的。
當你非常地想達到某件事,很自然會不惜一切要做到。
情況就如平常我們很想吃某種食物、想買某種東西、想泡那個男/女生.....都會二話不說地去做;做不到因為其實你稱不上很喜歡它,所以不會把它放在第一位。


口裡說"要",身體卻很誠實。


那位設計師18年後才可建造自己的屋------是真正的house,  不是apartment, 都是他應得的。現今在香港願意花X年時間去做一件事的香港人應該所餘無幾;肯去做的都會放諸內地或外國。

 香港的好處是,能培育我們成為適應力強的人,但正正由於她的速食文化和短視的緣故,就算有多靈活也不能滋長及壯大這片土地,惡性循環下,人才只會不斷流失,寧願繼續漂流到他方......

9.07.2014

智能電話這事宜

































近日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IKEA拍了一條2015年新目錄的短片。

風格及內容極其諷刺和幽默, 比iphone 6更有趣(*攪不懂apple的新產品已經技窮得不能再技窮,但大家仍然有興緻談論及追捧), 完全是我的菜。



連結:
http://onefunnyjoke.com/2014/09/05/ikea-iphone/

諷刺之中,認真點去看, 當中有令人反思的地方。
它所點出的"功能",不正正是智能產品大行其道前的本來面目嗎?
直接用手觸碰、用書籤/ 做記號 (bookmark) 、傳閱 (share)....


智能產品全球大熱後,大家都好像漸漸忘了一雙手本來可以做的事;取以代之是[倚賴]這兩個字 : 記事要用它、計算器要用它、拍照要用它、日程編排要用它、查字典查資料要用它.....
連幾個字都懶去寫, 更莫說那個字怎麼寫了。
電話遺失了或記憶體滿了便無比沮喪-------至今我仍然不明白, 為何大家可以把所有你覺得重要的東西付託在一台機器上、沒有實體的soft copy上?


實體書依然有存在的必要,因為網絡太發達,資訊良莠不齊,特別是講求速食的國家,很多東西看過了便過目即忘,真正印象深的沒留下多少,亦不被重視。
看書、書寫、探索、思考、練習.......等看來不怎麼樣,甚至有人覺得浪費時間,其實都是沉澱的過程 ; 沉澱後便是你個人獨得的東西,其他人怎也模仿不了。


每個過程都省卻思考過程,長期下來腦部怎能不退化?



而近日德國正研究立法, 下班後老闆不能聯絡員工。
連結: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904357.shtml?ch=fb_share


其實所有X合一的gadget對於經常出國或於外地遊走的人,才有真正的方便,因為可減輕行李重量,不用一台電腦一台相機一台隨身聽+一大堆電線充電器(加起來最少有6-7kg);亦可跟身處異地的親友傳免費短訊保持聯繫,省卻長途電話的費用

其餘大部分的用家只為了玩樂和工作---智能電話興起之前,大家也是那樣子工作;說方便了效率高了,也是[捉蟲]-----因為騰出了的時間都是用回在工作上,即是工作量反而增加
了。



記得十多年前某設計導師說:"現在每晚的交通擠塞的時間延後到8時開始,因為科技發達了,大家加班的時間都加長了。" 聽起來實在可悲。
(現在多了自由行,
擠塞情況已不到8時.....)




雖說它帶來了方便,但人本來就有惰性和欠缺自律性,所以倚賴智能電話或科技的佔了全球大多數.....
 往後地球上最多的一個種族應該是「低頭族」。
 

5.25.2014

韓國釜山交換食宿




韓國朋友在釜山經營的旅舍現正徵人交換食宿,八月前需要人幫忙。
一星期工作五天,每天數小時(詳細情況請自行查詢),他們免費提供住宿和食物。
旅舍地點方便,鄰近地鐵站,價錢相宜,若不交換食宿,只作旅遊住宿也不錯。可於hostelworld等網站預訂。

 
 

“ Hey there international people!

We still have vacancies at Lzone in June !!!!

Summer is coming and we need more helpers here at the LZone cafe and our hostel. Would you like to work in a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meet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Learn new languages and live in Busan! Also, don't worry about spending a lot of money on housing. We offer you food, free drinks, and accommodation in exchange for some hours of simple work 5 days a week. So write an email to partner@lzonecafe.com and get involved in our lovely corporation.” 


https://www.facebook.com/lzonecafe

Running Man澳洲特輯Rain金宇彬





 

中文字幕

Ep188 (Part 1+2)
http://moviesunhk.com/running-man-20140309/


Ep189 (Part 1+2)
http://moviesunhk.com/running-man-20140316/






5.18.2014

舊街市






































始終比較鍾意舊式街市,頭頂開住風扇,人又吾多,就算三十幾度都覺得涼;每檔都係一門專業手藝:中藥、鐘錶、改衫、通渠.....重有賣衣紙、有機菜、素食加工食品.....
個個都吹住風扇睇檔極其寫意,又有街坊街里式吹水(無錯,本人外表係少婦,骨子裡係一枚師奶 ,所以同一班阿叔阿嬸先最岩傾);就算唔幫襯都會教你一d生活小知識,簡直係傾囊相授,每次都獲益良多,重好warm。

可惜,香港好似從來無重視過呢類技能,莫講話將佢地發揚光大,唔趕盡殺絕已經好好彩。


5.17.2014

”若沒想清個人方向,即使移民亦一樣苦悶。“









昨日看到這篇報導,關於working holiday後不能適應香港生活的問題。

連結:工作假期增閱歷 80後難適應

去working holiday的,通常可分為兩類人:
1. 年輕、在香港做的工作不屬專業
2. 很早便投身社會工作,在職場上打滾了十年八載,趁三十歲的限期前在外國闖一下


很多朋友屬第一類,所以有回港後不能適應的情況。因為以往做的工作不屬專業、經驗亦不多,回港後想找一份薪水稍好的工作會有困難;而且生活節奏及水平遠不及澳洲好......總之會迷失,不知出路在何處。
香港人本來已經很迷失,嘗過天堂後更悽慘,要回地獄裡去。我也曾經有過這階段,幸運地由於性格使然,一直偏向忠於自己多於自欺欺人,故只維持了很短的時間。

第一年很響往澳洲寫意的生活,希望能長久待在這國家;但第二年已經沒那麼響往,因為沒了當初的新鮮感、已生活在這地方......基於人性都喜歡新鮮,“熱戀期”總有過去的一日,去到中段的時候已經有點納悶。再正確一點的說,應該是"人"的問題------第一年的好友都各散東西,新的朋友又有點隔膜,感覺像獨自一人穿州過省在拼生活而非遊歷;更重要的是,你只是個過客而非落地生根的人,沒有一個固定的家、親人朋友及職業;相比起來感覺跟第一年截然不同。


 很認同那篇文章末段的一句:
“若沒想清個人方向,即使移民亦一樣苦悶。”

近年很多人談論移居外國的可能性,之前我也常在想這問題,很慶幸去年有一個(極之濕9)工作機會給我一嘗這種偽移民的生活------雖然地點不在外國,而是國內,上海。

上海那份"濕9"工作有多"濕9"暫且不談(稍後再發文分析一下),但這半年的體驗令我明白到一件事:原來寂寞是這樣,移民亦不一定如想像中美好。(難怪男人喜歡在內地包二奶........)人在異鄉,文化差異引致工作上的壓力、朋友不多、回家後獨對四面牆,就算在上海可以過著澳洲般"食好著好住好"的享受式生活(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奢華),心裡其實都不太享受。
亦因此認識了一群同樣定居上海的香港朋友,大家必定定時定候相聚,為的無非是“同聲同氣”,及吃廣東菜平衡一下。(現在終於明白菲傭的鄉愁,及世界上離鄉別井去打工的人之苦....原來香港人真的很幸福。)

可以想像,一個人在外國生活的話是啥模樣。除非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或認識一些談得來的朋友,或有個人的愛好非在外國伸展不可;否則只會像很多中年人一樣,移民後受不了單調的生活回流或定時返港"旅遊"。現在反覺得在香港工作原來不算最差----至少跟同事溝通得來、有家人朋友、生活機能方便.....(當然,這不等於我最喜歡的生活方式。)


正因為香港不流行gap year,所以更需透過working holiday先認清自己,再努力去為目標打拼 。而非一步登天,沒付出但想立即得到想要的生活。有了要求卻沒行動力,又怎會成真?
台灣的朋友會先回台灣待個一兩年,再用學生簽證回澳洲(因兩地薪水差太大);韓國的會返回韓國,繼續找好工作,回到競爭的生活;日本的繼續省吃儉用,環遊世界.........總之大家都會十分不情願地先回自己的國家,再整裝出發;反之有些香港朋友,就算願意花一大筆錢選擇繼續在澳洲讀書,為的只是逃避回港,而非自己的興趣。因此當仍中仍然有迷惘、不愉快及home sick的情況。(記憶中有港人working holiday後找到人生的方向,繼而不顧一切想辦法、找工作再定居德國。)

有時長期定居某地方,未必適合過慣了超級方便+選擇多生活的香港人;反而定時回港再出走,更合我們這群被寵壞了的“麻9煩”港人口味。


迷失不是問題,人生那麼多事情不一定有清晰的答案;重點在於你的行動力和決心到底有多強。沒有地獄(天堂),又怎會有天堂(地獄)? 

連結: 英媒:放自己一年Gap Year假期,以求「不同化」?

3.24.2014

你可以自負,但不能無知。




我親耳聽過,在內地工作的香港人的看法如下:

“什麼洗腦?國民教育讓人瞭解中國文化有何不妥?”
(沒錯,瞭解中國文化是應該的,但當中要強迫大家認同中共的某些地方便有問題—-難道你願意做北韓人?)

“佔領中環的行動是自私的行為,阻礙交通,阻礙做生意”
(雖然「佔中」我也認為”流流地”,一直不知它在等什麼,佔領也要計算,似只要曝光率多於一切......不過,難道你只顧自己上班時的交通情況便不自私?
正如就算我們不認同法輪功/同性戀什麼的,也不會覺得他們阻街或示威是無聊事;
因為尊重他們為自己爭取的權利;亦明白活動目的。)

“香港沒有自由行沒旅遊業的話,早就撐不下去”
(由開埠以來,旅遊業的GDP只佔整體經濟約4.7%,遠不及物流和金融的2X%—-政府透過主流媒體向市民洗腦,發放誤導訊息,乃輕易而舉的事。)

“不可能港獨/拒絕回歸,因為中國有軍隊...”
(有軍隊一件事,但放棄自己的表態機會,試也不願試,選擇逆來順受是另一件事;港英政府果然厲害,能把奴性特質完全地殖入到香港人腦中....
ok, 也請你立刻閉咀,不要再厚顏的埋怨共產黨,因為是你自己選擇的。)


最扯的一句是:
“那些人不該去示威抗議;就連六四也不應該去平反,沒用的。”
(記住他日有坦克的大炮指向你的太陽穴,沒人救你是正常的,因為沒用啊。)


沒錯,世界沒有真正100%民主的國家(包括那個號稱自由民主的美國),亦沒有兩全其美的制度。
你可選擇不表態,亦可以不支持任何示威活動(尢其香港的,都”流流地”,沒明確目的...),的而且確你有這個權利和自由;
但,不瞭解當中意義,甚至不能包容這些活動,便是個大問題。


這反映了公民意識嚴重薄弱+並將自負無知的香港人特質極致地表現出來。


你們可以一邊討厭共產黨,一邊賺錢賺人民幣/瞧不起內地人,ok,這個沒問題;
不過也沒什麼資格再埋怨香港現在變得怎樣差了。



台灣跟香港人的差別,顯而易見吧?

所以很多時都覺得香港"唔抵可憐"。

2.03.2014

荼毒心靈之秘密





























洗腦+荼毒心靈之作,重要有三部曲。(當然【魔戒三部】更值得睇。)

朋友提及呢本人氣“毒”物【秘密】 ,剛好響內地見到簡體版,人民幣32蚊, 佢就好奇買黎睇睇,我亦好奇借黎望望。(本來就對心靈雞湯、自我改進呢類野無什好感,因為見被洗腦既人遠多於成功例子,正如傳銷一樣。睇,只為拆佢招牌。哈哈哈哈)


睇左兩頁(其實唔止兩頁,本人不斷隨意打開黎睇,試圖俾機會佢)已經覺得妖言惑眾,果然,常識經學術性包裝後,廢話都變真理係必勝方程式。例:如果你需要錢,就會吸引到錢。
大佬,去到飯都無得開/要訓街/俾人追數既絕境, 諗辦法死掂佢是常識吧?!


什麼吸引力法則,只係睇中左人懶既弱點,不斷叫人自我催眠而產生可不勞而獲既錯覺。
其實你有自信、正面性格、目標、勇氣、行動力,自不然達到目標....你信唔信巴菲特李嘉誠周潤發etc都只係齋坐?霍金都要花時間探索一下黑洞吧??連少少時間都唔想下功夫去改進、做好自己,咁憑咩得到想要既野?想高薪厚職唔洗點做 ,都要花d時間埋下堆,巴結一下有關人士卦?服待大劉,甘比都要(扮?)賢賢淑淑;最重要一點------你老細都重要番工啦。


心靈雞湯類既野,的確歪理多於真理,向迷茫脆弱既人洗腦,簡直易如反掌
而且好興只叫你用另一角度去睇個問題....ok, 做人係要多角度去睇件事,睇野先闊,但呢個係兩個課題既事:
1.
從問題中睇到得著,不至於只睇到最差既野
2. 點樣解決問題
問題唔會因你換左角度去睇而消失,你要做既野係,清楚認清個源頭同自己,先可以堅強地面對並解決佢。否則,只係自欺欺人問題依舊,心靈無健康過之餘,重病過以前。

試過響外地,半夜同朋友等的士。條大街鬼影都無隻,等左十幾分鐘都只有零零星星既車行過。開始唔耐煩之際,友人突然認真地講左句:「吸引力法則,好快就會有的士。」當時好想用四個字回應佢:「病入膏肓。」(佢都錯唔晒既,我都唔信等到天光都無的士~)

書中又提到(大約意思)唔可以有半點負面諗法出現,否則會削弱此法則既效果云云;
簡直係誤導。你要教人有正面思想點解唔直接講?Think positive唔等於要igone所有失敗既假設;唔諗埋最壞既情況,又點得黎兩手準備去應變?


遇過呢類信到十足十既人,邏輯,梗係無;思路,當然唔清晰兼矛盾處處;功夫最到家係自圓其說。最慘係當時人用自以為得佢地知道既所謂真理,高姿態地“教導”人,根本無切身處地用心聽你既說話, 只係先入為主咁用真理去judge你.....嚴重性比無知婦孺更嚴峻。

醉心傳銷既人幾時先醒呢?通常入左一大堆貨又散唔去果陣。
但沉醉雞湯既人可能永遠都唔會醒,因為無貨響手,永遠唔會有事實一巴車醒佢地既一日。
可憐又可悲,大家點解咁無自信,只要有個XX學者專家博士.....講兩句就照單全收,丁點質疑都無?

一直相信人係生,規矩係死。理論唔係100%適用於每件事上,否則同讀死書無分別。


最成功應該係書名【秘密】﹣﹣一個永遠能夠挑起人類好奇心既不敗詞語,重要包晒膠唔俾人試閱,絕!若果好似佢既宣傳語句話齋“全球最具精神影響力書藉”,而又真係有咁多人俾佢洗左腦,地球滅亡既日子不遠矣!


(* 作者應該晨早發左達)